天气图是在一张特制的底图上填有各地同一时刻的气象观测记录,能够反映一定区域内的天气情况的图。它是用来观察、监视和研究天气系统发生、发展演变和移动等情况的重要工具。 气象台或气象站经常绘制的天气图有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及各种辅助图。船舶利用气象传真机,可接收到各种天气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制定的《气象传真天气图分析》海船船员适任评估大纲的要求和船上实际工作需要,本篇主要介绍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及各种辅助图的基础知识。
目前气象传真广播的覆盖范围几乎遍及全世界海洋。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传真广播,发布气象报告和天气预报,发送各种天气图、气候图和海况图,为船舶提供气象服务。船上装有气象传真接收机就可以方便而可靠地获得航行海区有关国家发布的气象、海况等传真资料,可以了解更多、更大范围的天气演变过程,掌握航行海区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海洋气象情况,这对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合理选择航线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气象传真广播台概况
气象传真台在欧洲、北美、太平洋地区分布较多,在印度洋、南半球分布较少,发送距离一般3000公里,如图1.1所示。
图1.1中数字代号说明:
1.北京(中国),2.东京(日本),3.桑莱呷(菲律宾),4.关岛(美国),
5.珍珠港、火奴鲁鲁(美国),6.旧金山(美国),7.埃德蒙顿(加拿大),
8.弗罗比欧(加拿大),9.哈利法克斯(加拿大),10.布伦特伍德(美国),
11.诺福克(美国),12.布拉克内尔(英国),13.巴黎(法国),
14.奥芬巴赫(德国),15.奥斯陆(挪威),16.诺尔彻干(瑞典),
17.罗马(意大利),18.罗塔(西班牙),19.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
20.莫斯科(俄罗斯),21.安卡拉(土耳其),22.埃皮斯科比(塞浦路斯),
23.开罗(埃及),24.内罗毕(肯尼亚),25.达喀尔(塞内加尔),
26.比勒陀利亚(南非),27.新德里(印度),28.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
29.新西伯利亚(俄罗斯),30.伯力(俄罗斯),31.曼谷(泰国),
32.达尔文(澳大利亚),33.堪培拉(澳大利亚),34.里约热内卢(巴西),
35.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船舶可以根据需要,利用气象传真接收机在规定的时间接收所需要的图和资料。世界主要气象传真广播台的呼号、频率和发图内容也可查阅每年印发的《无线电信号表》第三卷。 二、气象传真图的种类及图名标题
各种气象传真图都有图名标题,大多用一个小方框标在图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如图2.1所示。标题中用各种代号表示传真广播台的呼号、图的种类、图包括的地区,所用资料的观测时间和图的有效时间等。
TTAA(ii) CCC
YYGGgg MMM JJJJ
… … …
| 图2.1 气象传真图的图名标题 TT一传真图的种类代号,用两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表1.1)。
代号 | 说明 | 代号 | 说明 | A: AS AU AW AN | 分析图: 地面分析 高空分析 海浪分析 云层分析 | C: CO CS CU | 气候图: 海洋气候(海温) 地面气候 高空气候 | S: SO ST | 地面资料: 海洋气象资料(表层海流) 海冰情报 | F: FS FU FW FO FI FE | 预报图: 地面预报 高空预报 波浪预报 海流预报 海冰预报 中期预报 | W: WT WH | 警报图: 热带气旋警报图 飓风警报图 | VS(VIS) IR | 可见光云图 红外云图 | AA一地区代号,用两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表2.2)。
ii一区别两份以上相同资料的图的代号,用1至3个数字表示。
1个数字用来区别不同时间,例如 COPN和 COPN1,前者表示10天平均洋面温度,后者表示月平均洋面温度。
2个数字用来表示等压面高度(百帕的百位数和十位数)或预报时效。例如:70表示700hPa,85表示850hPa,02表示24小时,04表示48小时。
3个数字表示等压面高度和预报时效,一般高度在前,时效在后。例如:852表示850hPa,24小时预报;702表示700hPa,24小时预报;
CCC一传真广播台的呼号或该台专用的缩写字母。
YYGGgg一日、时、分的代号,所用时间为世界时。
MMM一月的代号。
JJJJ一年的代号。
三、天气图底图
天气图底图是用来填写各地测站所提供的气象观测资料而制定的空白地图。地图的投影要求,首先是保持形状和方向正确,其次是保持面积正确。天气图底图常用的投影有以下三种(表3.1):
一)双标准纬线正形圆锥投影(又称兰勃特投影)
双标准纬线为30°和60°,在这种图上,经线为向极点收敛的放射性直线,纬线为同心圆弧。这种图在30°和60°无失真,所以最适合作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图。
二)极射赤面投影(又称极地平面投影)
这种投影经线为以极地为放射点的放射性直线,纬线为同心圆。这种图在极地和高纬地区失真比较小,因此,半球天气图和极地天气图多采用这种投影。
三)墨卡托圆柱投影(又称等角正圆柱投影)
这种图经纬度均为互相垂直的直线。热带地区多采用这种投影。
四、地面实况分析图
传真台把收到的某一时刻各地观测的气象要素记录,按统一规定的标准填写在一张特制的地图上,填写完毕,进行分析,分析完成的地面天气图,叫地面实况分析图,简称地面图。 在地面图上填写的地面气象观测记录,既直接反映了地面的天气情况,又间接反映了一部分高空的天气情况。同时,图上还填有最近三小时内气压变化的数值以及当时和过去的重要天气现象,所以它还能表示出短时间内天气发展的趋势,因此,它是当前天气分析预报的基本工具之一。各国地面图大致相同,个别处略有差异。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规定,地面天气图通常是利用每隔6小时一次观测资料填绘制作的。图时为00Z,06Z,12Z,18Z。Z表示世界时(Zebra time),有时用GMT或UTC表示。
一)填图格式
地面图上的气象要素,是各个测站将观测的结果编成电码,集中到气象通讯中心,然后通过无线电广播或有线电传转发出来的。各台站在收到这些电码后,迅速翻译出来,按照统一的填图格式填写在底图上。
1、陆地站填图格式(图4.1)
填图格式中的填写项目如下:
N一总云量。按表4.1中的符号填写,其中10或10-表示云量大于9,但天空有云隙。
CH、CM、CL一高云状、中云状及低云状。按表4.2中的符号填写。
Nh一低云量。数字填写,填写数字与实际云量的关系见表4.3。
h一低云高。以数字表示,单位为米(为了填与简便,有些台站不填个位和十位)。填图数字与实际云高的关系如表4.4所示。
TT、TdTd一 气温、**。 用数字填写, 单位为℃。如果为负值时,在数字前面加“-”号。例如;图上填写15,表示为15℃;填写-21,则表示为零下21℃。
WW一现在天气现象。即观测时或观测前一小时内的天气现象,按表4.5所示的现在天气符号进行填写。
VV一能见度。单位为公里,用数字填写。例如:图上填写10,表示能见距离为10km;填写0.5,则表示能见距离为 500m。
dd、fmfm一风向、风速。风向用矢杆表示,矢杆指向站圈中心,从站圈往外矢杆所指的方向,就是风的来向即风向。风速用矢羽表示(表4.6)。国外传真图上常用海里/时(即节)表示风速,一条短矢羽表示风速为5kn左右,一条长矢羽表示风速10kn左右,一面三角旗矢羽表示风速为50kn左右;国内传真图上常用米/秒)表示风速,一条短矢羽表示风速为2m/s左右,一条长矢羽表示风速为4m/s左右,一面三角旗矢羽表示风速为20m/s左右。
PPP一海平面气压。单位为百帕,用数字填写,要求准确到一位小数,百位数、千位数及小数点均略去不填。例如:图上填写975,表示气压为997.5hPa;填写132,表示气压为1013.2hPa。
PP一三小时气压变量。即观测时与观测前三小时气压的差值,单位为百帕,要求准确到一位小数,小数点省略不填。如果该值的数字前有“+”号,表示三小时以来气压是上升的;数字前有“-”号时,则表示气压是下降的。
a一三小时气压倾向。即观测前三小时内气压变化的趋势。常用表4.7符号表示。
W一过去天气现象。即观测前六小时内出现的天气现象(表4.8)。
RR一观测前六小时内的降水量。单位为毫米,用数字填写。
综合上述各种符号和数字,就能较全面地表示出每一个测站的天气情况。
2、船舶测站填图格式
图4.2是国际规定的船舶测站填图格式,它与陆地测站格式相似。
| PWPW/HWHW | dWdW/PW/TWTW | 图4.2 船站填图格式 |
PWPW:风浪周期,s; HWHW:风浪波高,m; dWdW:主波向; PW: 涌浪周期,s;TWTW:海水温度,℃。
3、填图格式举例
图4.3填图符号含义为:该站上空总云量为10,高云不明,中云为复高积云或蔽光高积云,低云为碎雨云,低云量9,低云高300~600 m,西北风5 kn,现在天气现象有小雨,过去天气现象为阵性降水,能见度5 km,气温 18℃,**温度 17℃,气压1005.8 hPa,最近3 h内气压微降后升,气压变量为+ 1.2 hPa
二、主要分析项目
地面图填好以后,各个测站的天气情况是清楚了。但要想一目了然地看出整个区域内天气分析的情况,还必须对图上的观测记录作进一步分析,主要分析项目有如下几项。
一)海平面等压线分析
海平面等压线分析,即把气压相同的各点,按一定的规律连成线,就能反映出海平面气压场。
在我国图上,等压线每隔2.5hPa画一根,例如…997.5、1000.0、1002.5…hPa等。
在国外图上,等压线一般每隔4hPa画一根,例如…996、1000、1004…hPa等。为了醒目,…980、1000、1020…hPa等线标粗。
二)等三小时变压线分析
将各地三小时气压变量相等的点用平滑断线连成线,称为等三小时变压线。通常每隔1hPa画一根。升压中心标注“+”号并写出最大升压数值;降压中心标注“-”号并写出最大降压数值。
三)锋线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表4.9)。锋线有冷锋、暖锋、静止锋和锢囚锋四种。
表4.9 锋线的表示符号
四)重要天气区
为了能一目了然地显示各种重要天气现象的分布,通常在地面图上标注重要天气区。
五)锋线的过去位置和移动速度
锋线的过去位置,用黄色实线绘出,对影响本地区的锋,还必须计算出其移动速度,标注在相应锋线旁边。
六)标注气压系统
在国内地面图上,低压中心标注“低”或“D”,高压中心标注“高”或“G”;在国外地面图上,低压中心标注“L”,高压中心标注“H”; 热带气旋中心,国内外图上一般均用符号“ ”标注。
船舶收到的气象传真地面图,分析项目与上述略有不同,例如等三小时变压线,过去锋线等不分析标出。而且各国的地面图分析项目也略有差别。将在下一节中详述。
三、实例分析
传真地面天气图是通过广播传真提供给用户的简化天气图,所以,对于前面讲过的内容,如填图格式、填图符号等这里不再重复。下面主要结合日本东京JMH台发布的地面分析图(图4.4)说明传真地面分析图的主要内容、常用符号和英文缩写的含义。
一)地面气压系统和天气区
等压线,每隔4hPa画一条。
--------- 必要时增加的等压线。
H× 高压中心。
L× 低压中心。
TD 热带低压,中心附近最大风速<34节。
TS 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速34~47节。
STS 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速48~63节。
T 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64节。
ðKT 高、低压中心移向移速,移速10节或以上标明节数(KT)。
①如箭矢旁没有数字而代之以SLW时,则表示有移向,但移速小于5kn。
②如无箭矢而标注STNR(或QSTNR)或ALMOST STNR表示气压系统中心移向不定,移速小于5kn,为(准)静止的气压系统。
NEW 新生的气压系统。
UKN 系统情况不明。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锢囚锋。
热带气旋或风力大于等于10级的锋面气旋未来24小时可能的移向和中心到达的地方。
天气区,成片出现的降水、雾、大风和雷暴区,用线条圈起来。
二)警报
当海上已经出现或预计未来24 h内将出现恶劣天气时,在相应的位置上注有醒目的警报符号:
[W] 一般警报,风力6~7级,或有必要警告提防大雾等情况。
[GW] 大风警报,风力8~9级。
[SW] 暴风警报,风力10~11级。
[TW] 台风警报,风力≥12级。
[WH] 飓风警报,风力≥12级。
FOG[W] 浓雾警报,能见度<1km(或0.5海里)。
三)天气系统英文注解识读
对于达到热带风暴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或风力达到10级或以上的强低压系统,在图下面的空白部分还列有一段或几段英文简报,以便对该系统有更全面的了解,文中常使用一些略缩语和习用简化形式。以图4.4右下角一段英文简报为例说明。
扇形所示为台风中心移向的范围,虚线圆为预报概率圆,台风中心进入该圆的概率约为70%。注解的译文是02年第2号热带风暴,名称是MITAG,从强热带风暴减弱形成,中心气压 990hPa,中心位置在北纬17.8度、东经135.5度,卫星定位,定位误差20~40n mile,台风准静止,移向不定,移速小于5kn,近中心最大风速为45kn,半径150n mile范围内,风速大于30kn。
注解中对位置(PSN)标明GOOD表示飞机定位,定位误差小于 20n mile;标明FAIR表示卫星定位, 定位误差为20~40n mile;标明POOR表示外推定位,定位误差大于40n mile。
五、地面天气预报图
一般较大的气象台,每天要分析4次地面天气图。预报人员根据前后连贯的几张天气图,识别出各种天气系统,追溯它们是怎样发生、发展和移动的,在利用外推法、物理分析法、引导气流法、相似形势法等经验预报规则,并参照其他资料,如气候背景资料、单站记录、雷达和卫星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最后作出天气系统未来移动和发展的预报。这种预报方法的准确性与预报人员的经验有很大关系,所以称为主观预报。
近几十年来,由于高速大容量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气象理论及观测手段的进步,已趋于由机器作天气预报,称为数值天气预报。船舶可以通过传真机有选择地接收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即各种传真天气预报图。
常见的地面预报图有24h、36h、48h、和72h 短期预报,还有3~10天的中期预报。有了地面预报图,就容易求出未来某时刻开阔洋面上任一点的风向、风速、风生流流向及流速、风浪向及浪高等海洋气象要素的量值。此外,还可以结合有关天气模式定性地考虑推算船位上的主要天气特征,作出航线天气预报。
下面主要结合日本东京JMH台发布的地面预报图说明传真地面预报图的主要内容、常用符号和英文缩写的含义。
一)日本东京JMH台发布地面24h预报图
这种图是在数值预报的基础上,再加上有经验预报员的人工订正后发出的。多年实践表明,他对包括中国近海和日本周围在内的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短期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它比单纯在分析图上用外推法要好得多,使用时应参考最近一张地面分析图和现场实际观测资料。
图5.1为日本东京JMH台1999年8月21日00时(世界时)发布的未来24h东亚及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地面预报图。 图中绘出了等压线的分布情况, 包括气压系统的类别、中心位置、强度,还包括锋的类别、位置以及热带气旋的最大风速等,看起来一目了然。
该时刻的实际天气图,如图5.3所示,图上显示有三个热带旋转风暴同时存在。从图5.1看出,三个热带旋转风暴预报位置与实际天气图比较基本吻合,强度和最大风速多少有点误差,但是,这些出入不是本质的东西,就全面来看,还是相当符合的。从图5.1上还可以看出锋线、气压系统等预报也是基本吻合。因此,可以说该图对包括中国近海和日本周围在内的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短期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日本东京JMH台发布地面48h预报图
图5.2为日本东京JMH台1999年8月20日00时(世界时)发布的未来24h~48h东亚及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地面预报图。图中绘出了等压线的分布情况,包括气压系统的类别、中心位置、强度,还包括降水量预报。
该时刻的实际天气图,如图5.3所示。比较图5.2和图5.3可知,热带旋转风暴、气压系统等预报位置与实际天气图上的实际位置有一定差异,但是该图对包括中国近海和日本周围在内的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短期预报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5.1 1999年8月21日0时地面24小时预报图 图5.2 1999年8月20日0时地面48小时预报图 六、气象卫星云图
气象卫星有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卫星和同步卫星两种,它们不断地观测地球上的大气情况,观测结果经过技术处理,可供气象部门进行科学研究和日常天气预报使用。 航海者可收取由传真广播台转发的卫星云图。卫星云图分为可见光(VIS)和红外(IR)两种。图6.1和图6.2为日本地球同步卫星(GMS)发回的上述两种图片。
一)两种云图的区别
在可见光波段,卫星的观测仪器感应地面或云面对太阳光的反射差异。这种差异在图片上表现为黑白差异。黑白差异(或称亮度)表示地面或云面的反照率大小,白色表示反照率大,黑色表示反照率小。一般云层越厚,其亮度较亮。如果太阳的照明条件一样,对于同样厚度的云,水滴云比冰晶云亮。按照云面和地面反照率的强弱,亮度可分为六种层次(表6.1)根据这种亮度层次,可以分辨云面或地面的特征和类别。
表6.1不同亮度层次所对应的云和地面特征 在红外波段,红外感应器测量来自云顶、陆地表面和水面所发射的红外辐射总量,这个总量反映出被测物体表面的冷热情况,并用图像表示出来。在红外云图上,云层顶部、陆地表面和水面表现为不同的色调。 最黑的地区代表最暖的表面, 最白的地区代表最冷的表面。因此,红外云图实际上是一张地表面和云系的温度分布图。根据云图上色调的差异可以判定云顶的高低:色调白,温度就低,表示云顶高度高;色调黑,温度就高,表示云顶高度低。
可见光云图的色调亮度取决于物体对太阳光的反照率的大小,红外云图的色调取决于物体表面温度的高低。比较两种云图可以看到有许多云和地面特征是相似的,有一些却差异很大(见表6.2)。
表6.2 红外云图和可见光云图上各种云和地表特征的亮度比较 二)卫星云图识别的六个依据
卫星云图提供了大范围的直观、形象的天气实况资料,要充分发挥云图的作用就必须会识别云图。下面介绍识别云图的六个依据。(表6.3)
分类
| | | | 云的大小
| 较强的低压、锋面坡度小和暖空气活跃的云面积大,晴天积雨云面积小
| 云的亮度
| 照明条件相同,云体愈厚,则亮度愈大;厚度相同,水滴云比冰晶云要亮。
| 云的边界
| 冷锋云系的前部边界不明显,后部表现成一条线;洋面上细胞状的积云成多角形;急流云系为一条细云带,云带中有一条条锯齿状的横向小云线;气旋的云系为螺旋状
| 云的水平结构
| 气旋、台风云系成涡旋状,洋面上积状云系成细胞状,锋面、急流、切变线、赤道辐合带云系成带状
| 云的
纹理
| 雾和层状云表现为光滑的表面,高积云和层积云表现为皱纹和斑点
| 暗
影
| 中云、高云和发展很高的积云有暗影;在冰面上空有云时,有暗影;高空急流卷云带的边界也可出现暗影。
| 七、热带气旋警报图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暖性低压系统,它是主要的热带天气系统,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海上航行船舶的安全。因此,掌握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极为重要。
热带气旋警(预)报图是气象传真台站在所辖海区出现热带气旋时发送的传真图,船舶驾驶员可以通过此图及时了解热带气旋的当前位置及运动规律、强度变化。
图7.1 北京BAF台发布的台风路径图 图7.1为北京BAF发布的中央气象台制作的2002号台风(米娜)路径预报。图中绘出了(预报时)2002年3月3日18时(世界时)的台风实际位置为北纬10.6度、东经134.2度,7级和10级以上大风范围,还有2月28日18时(世界时)以来这个台风的逐日位置连成的路径曲线。这种台风综合动态图简单、直观,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台风的来龙去脉。
图7.2为日本东京JMH台发布的日本气象厅制作的9910号和9911号热带气旋预(警)报图。图中绘出了这两个热带气旋预报时的实际位置和未来24h、48h和72h的预报位置。图中左上角有图例说明:
实际大风(≥10级)区(Storm Area):以预报时刻热带气旋的实际位置为中心,绘出的实线圆。圆外附近为小于10级的大风区。
预报圆(Forecast Circls):表示热带气旋中心未来24h、48h、72h可能落入的范围,分别以点线圆绘出。实际落入圆中的概率为70%左右。
大风(≥10级)警报区(Storm Warning Area):以预报圆外的实线同心圆表示。预计该圆的某些地方未来可能被≥10级大风覆盖,实际风暴区将取决于热带气旋的中心位置。
八、波浪图
波浪图对船舶航行和预防海难事故很有用处,由这种图可以预知从海面传来的最大波浪,所以对沿岸港口的防灾工作也有帮助。 波浪图也有海浪分析图和海浪预报图之分。
海浪分析图是根据船舶和海洋站的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制作的,图上有等波高线、主波向、高压、低压中心位置和强度、锋面位置,以及船舶实测的风向、风速、风浪合成浪的波向、周期、波高、乱波海域等资料。
海浪预报图是根据观测的海浪实况、天气形势预报和气象要素预报制作的。预报未来24小时高压、低压中心位置和强度、锋面位置,以及波高分布、主波向、波高和周期等。
一)等波高线
图中用平滑实线表示,单位为米,间隔1米。
注意:1.波浪分析图中的等波高线是风浪高与涌浪高的合成波高。
2.波浪预报图中的等波高线数值是有效波高(H1/3)。
二)气压系统
图中还绘出了同一时刻的高压、低压系统的中心位置、强度及锋面的位置。
三)其他符号
ö 主波向(取风浪与涌浪波高较大者的波向) 乱波海域
M、R、VR------分别表示轻浪SLIGHT、中浪MODERATE、大浪ROUGH、和巨浪VERY ROUGH。
四)海浪图实例
图8.1为日本东京台发布的北太平洋海浪分析图,图8.2为日本东京台发布的北太平洋24小时海浪预报图,图8.3为日本东京台发布的日本海海浪分析图。
|